夥伴Gary常聽到我跟林果好友們談論「台灣製造」 每次,他總是會催促我把這些談話的內容文字化放到Blog上 我很難下筆,其實這是一個龐大的課題 (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及跨國生產模式似乎是一個正確方向的前提下)
讓我真正想開始書寫著個部分(逃避常常是我們最該面對的部分—裡面有情感因素,或是不得不的妥協。),是上禮拜五到店裡買鞋的一對林果好朋友(林太太及老公),聊了很多,我先前就知道他們夫婦倆都從事貿易,他們的產品在大陸生產,銷售到美國。但他們對使用台灣製造的鞋子,很堅持。
如標頭所說「不只是台灣製造」,在對話的過程中,我想著一個問題:在前一陣子的毒奶事件後,「台灣製造」成為了一個「好」的品牌總稱。所以這一陣子「台灣商品」成為市場熱門的商品,但,台灣製造商品除了在品質更優良之外呢?
我試著用我非商業經濟背景的腦袋、用我可以看的到的來說這一個部分。
我曾經試著談論「好的交換」,我認為「好的交換」指的不只是商品本身以及服務。
台灣「製鞋業」應是屬於前工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,那個時期台灣的指標性產業,當初決策者天真浪漫幻想台灣應該以科技業取代傳統工業,這個兩者不能共存的思維模式,讓每年為台灣製造大筆外匯存底的製鞋業,開放到外地設廠。天真浪漫者沒有去思考到,表面上的產業升級,讓具專業技術的製鞋師傅,要不減少收入、要不轉換跑道、要不隨著工廠到大陸去,幫助對岸去提升他們的製鞋業技術,三五年之後,技術轉移後落得失業的下場。
這一批人,是進不了「科技產業」的。
每一季的台北國際鞋展,越來越少的台灣師傅及廠商,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貿易商(到廣州東站鞋城下單,在台灣鞋展展覽),這讓我很沉重。
有時候我會幻想,即使我們的製鞋產業無法在回到全盛時期,那時台灣是世界最大鞋業出口國。在這土地上的人們如果願意進行「好的交換」,這至少可以讓台灣的製鞋師傅有更好的工作機會。
我們都理解,有一身本領,無用武之地,是快樂不起來的。
如果我們願意購買「台灣製鞋」,這個產業維持及傳承下去的機會會大很多。
在這裡「好的交換」,來自於我們尊重台灣師傅的手工(機器無法取代),我們在這樣的購買過程中,讓台灣的生產者可以有維持運作下去的動力,這樣的購買方式,你與製鞋師傅在同一個島上,甚至有可能在同一個城鎮,而不是在遙遠的內陸不知名小鎮或是南歐、越南。他(生產者),有可能向你從事的產業消費,或是以我們無法清楚脈絡的型態,或直接、或轉折,最後跟你進行「好的交換」。而這個交換,只是另一個好的交換的開始。
台灣製鞋業,有些挑戰,但危機或許是轉機。
就像是您們各自面對的產業一樣。
〔延伸閱讀〕
———
文字 – 信儒
影像 – Gary